从背米养家到开奔驰住别墅:一个古蔺“老顽固”的致富故事

2025-11-28 14:0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"怀老二五六个月时,我还要背五六十斤大米去卖,背上背米,肩上扛娃。"

二十多年后,同样是这个女人,刚刚买了一辆奔驰车,给两个儿子都买了房。

她说,改变命运的,是一个"顽固"的选择

在四川泸州古蔺县,提起“老顽固”吴华英,很多老师傅都会竖起大拇指。

不是因为她的生意做得有多大,而是因为她的故事就是一部真实的励志剧——一个初中没毕业的女人,靠着背米养家起步,如今不仅给两个儿子都买了房,今年还开回了奔驰。

但励志的开头,总是充满辛酸。

她赶过场,卖过辣椒、糍粑和大米。“那时候赚三百块钱,一百块钱都没有花光过,衣服一年都不见得买一件。”

命运的转折,始于一次“简单”的选择

吴姐摆过摊,合伙做过板材生意,但都没赚到钱,直到她成为“老顽固”的代理商。

“和老顽固合作后,我发现事情变得简单、单纯了。”吴姐回忆道。相比之前板材生意复杂的备货和压款,老顽固的产品体系更清晰,经营模式更轻。

“我的钱包,终于和体重一起飙升了”

“做老顽固前两年,我从103斤长到了158斤,长了50多斤!”她爽朗地大笑。

从当年的泥瓦匠丈夫一天挣30块,到如今给两个儿子全款买房,今年家里新添了奔驰车,下一个目标是存够一千万现金。

“疫情时房东都给我涨房租,因为我的生意从来没停过”

当被问及近年来的经济环境时,吴姐的回答展现出强大的底气:“疫情那两年,别人关门,我的房东却给我涨房租,从两万涨到三万!”

旁边有人说这是房东眼红吴姐的生意一直很好,疫情两年也一直在增长,所以把其他店面的租金损失转嫁到吴姐身上。

但是吴姐考虑到房东的确也受到影响,最后也还是接受了涨价。

即便是建材人普遍焦虑的2025年吴姐的生意也比去年更好,可以说逆势增长

更难得的是,这份事业,正在这个家庭里温暖地传承。吴姐和儿媳一起经营老顽固,家庭生意蒸蒸日上。

当客人进店,六岁的大孙子已经能像模像样地招呼:“你是来买防水的吗?”然后跑去叫奶奶。

老顽固,对于这个家而言,早已不只是一门生意,而是联结三代人,通往共同幸福的坚实桥梁。

从古蔺的米摊到今天的奔驰别墅,吴华英一家的故事证明了:选择大于努力。在一个正确的平台上,所有的坚持和汗水,终将获得最丰厚的回报。

古蔺故事的背后:老顽固模式的真正价值

吴姐一家的故事,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,它揭示了老顽固商业模式的核心优势:

简单的盈利模式:摆脱传统建材行业压货多、周转慢的困境,让经营者能更专注于销售和服务,实现资金的健康循环。

确定的增长路径:老顽固为脚踏实地者提供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财富增长路径。

可传承的事业:它不仅仅是一门生意,更是一项值得子女接手、能够代代相传的家族资产。

近些年,我们见到了太多活在焦虑中的建材代理商,货压着,被款愁着,被各种关系裹挟着,疲于奔命,却看不到出路。

拥有一个“老板”的头衔,却活成了最不像老板的样子

这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这个群体的真实写照。如果你也在其中,请相信,这不全是你的错。

因为很多人习惯于在旧的游戏规则里拼命挣扎,却从未想过,是否可以换一个赛道,换一种活法。

就像吴华英吴姐一样,流了数不清的汗水,但也收获了想要的回报,让自己和家人感受到生活的幸福。

如果你已厌倦内耗,渴望一种更健康、更持久、更有尊严的经营状态——

那么,是时候花点时间,认真了解一下"老顽固"了。


责任编辑:Linda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大众导报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